2025年上半年,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重塑,以比亚迪、理想、问界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表现强势,而传统豪华品牌“BBA”(奔驰、宝马、奥迪)则面临销量承压。据乘联会数据,奔驰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4%,奥迪、宝马虽保持稳定,但新能源渗透率仍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面对挑战,BBA选择在下半年密集投放近10款重磅新车,以电动化、智能化为核心,展开一场“反攻之战”。
奔驰将于9月推出纯电长轴距CLA,这是其MMA纯电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,主打“新豪华”定位。新设计延续轿跑风格,轴距加长40mm至2830mm,后排座垫增加10mm,针对性优化中国用户的空间需求。技术层面,800V高压平台、MB.OS操作系统及866km(CLTC)续航是其核心卖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,凸显本土化策略。


同期亮相的还有CLA猎装版(Shooting Brake)和纯电GLC。后者基于MB.EA平台打造,轴距比燃油版增加80mm,提供单电机(272马力)和双电机(489马力)版本,AMG车型更将动力推至608马力,支持4秒级零百加速。奔驰CEO康林松直言,纯电GLC的操控“媲美AMG GT”,试图以性能差异化突围。




奔驰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仅7.2%,亟需通过CLA、GLC等纯电车型打开局面。此外,其与亿咖通、星纪魅族合作的消息若属实,Flyme Auto车机系统或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筹码。
宝马的“杀手锏”是9月8日发布的全新iX3,该车基于全新Neue Klasse纯电平台打造,国产版本将加长轴距并搭载专为中国开发的智能系统。硬件上,40英寸全景视平线投影、3D抬头显示及17.5度倾斜中控屏(14.9英寸)强化科技感;软件层面,接入HarmonyOS NEXT生态,并联合阿里巴巴开发AI语音助手,试图弥补智能化短板。动力方面,第六代电驱系统配合宁德时代大圆柱电池,可实现900km(CLTC)续航和10分钟快充350km的效率。

性能车领域,宝马M2 CS将于三季度引入国内,3.0T发动机压榨出530马力,但取消手动挡选项引发争议。宝马中国高层透露,正与Momenta合作开发高阶智驾方案,未来将覆盖新世代车型,直面华为、小鹏等智驾头部玩家的竞争。

奥迪下半年攻势最为激进,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双线发力。一汽奥迪Q6L e-tron(PPE平台首车)和A5L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,配备双激光雷达,支持城市NOA功能。其中,A5L作为A4L的换代车型,首次采用HDI双电机混动技术,纯电续航达100km,兼顾性能与节能。


上汽奥迪则推出A5L Sportback和全新子品牌“AUDI”的首款车型E5 Sportback。前者预售价下探至26万元,主打无框车门、溜背设计及华为智驾;后者定位更高端,3.6秒破百的性能和800V超快充技术直指蔚来ET7。奥迪中国高管表示,E5的开发周期仅18个月,“中国速度”将助力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。


纵观BBA的新车规划,三大品牌不约而同选择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度绑定:奔驰联姻魅族、宝马拥抱鸿蒙、奥迪牵手华为。这一策略折射出豪华品牌对本土化智能体验的迫切需求——在电动化技术趋同的背景下,座舱交互、高阶智驾等“软实力”正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。
pc28走势咪牌资深汽车行业研究员张毅指出,BBA此轮新品在性能、续航等硬件层面已不逊于新势力,但智能化体验仍需市场验证。“若想夺回市场份额,光靠品牌情怀不够,必须证明其智驾系统能媲美华为ADS或小鹏XNGP。”
2025年下半场的豪华车市,注定是一场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较量。BBA的“反攻”能否奏效?答案将随着新车的陆续交付逐渐揭晓。